今年以来,崇阳县民政局突出攻难点、抓重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攻坚战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作,为全县率先摘掉贫困帽,实现全县整体脱贫,全面进入小康发挥民政职能作用。
一是提高低保标准。按照民政工作“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总要求,通过实施兜底化扶贫工程,实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相适应的调整机制,通过调整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的差距,稳定提升兜底保障水平,从2018年4月1日起,城市低保标准从去年的500元/人/月提高到55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从去年的4200元/人/年提高到了5000元/人/年。
二是完善救助制度。通过健全政府牵头、涉及社会救助政策实施相关部门参与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加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调查,做好平台接入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等制度,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
三是做好有效衔接。通过对贫困人口与低保对象分类管理,做到对象认定程序衔接;通过农村低保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通过开展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救助,加大救助措施和扶贫措施的有效衔接;实行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真正实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和实施低保兜底扶贫的有效衔接。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领导干部走村入户开展“村湾夜话”活动,宣传扶贫政策,倾听群众心声,解决实际问题,使干部群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民政各项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政策及社会救助保障工作取得的成效,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积极参与、监督和支持社会保障兜底工作,在全社会凝聚起扶贫济困的强大正能量和良好氛围。
五是开展技能培训。通过积极配合人社部门,先后组织帮扶贫困户100多人参加油茶种植技术培训,养蜂技术培训等,让贫困户中的劳动力普遍掌握一定的种养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产量,加快增收步伐。
六是发挥道德力量。通过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自律监督作用,评定新民风红黑榜,挖掘勤劳致富典型事例,推出一批勤劳致富模范人物,并给予通报表彰,用道德的力量引领新风尚。(崇阳县民政局 王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