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援助活动反映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真实需要,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如能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引导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就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关爱帮助的不足。崇阳牵手爱心社社会组织在参与我县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重点帮扶,“代理家长”结对帮扶
在留守困境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崇阳县牵手爱心社招募“爱心教师”“爱心爸妈”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担当起“代理家长”的角色。定期召开“代理家长”或监护人家庭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每年为对结困境儿童提供500元生活赞助,重要节日爱心慰问。
为了让程某某摆脱困境,崇阳爱心牵手社负责人陈高永一方面与学校取得联系,请求校长和班主任收下了这个“问题儿童”,一方面为程某某物色到了“爱心妈妈”。在县妇幼保健院工作,今年40岁的程婷,在陈高永的宣传感召下,主动当起了程某某的“爱心妈妈”。从2015年开始,不间断地负担起程某某这个“问题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几乎每个月都到孩子家里去走访慰问一次,给他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关怀。程某某的生活和思想也开始了的点点滴滴的变化,这个曾经的“问题儿童”,如今已经成了一名“三好学生”,小学毕业时以全乡第二名、全县第六十几名的成绩考上了县一中初中宏志班。今年正在读初三的程某某,成绩已经跃升到全年级前10名。
除了程某某之外,崇阳牵手爱心社广泛开展了一系列“代理家长”“爱心爸妈”“爱心姐姐”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现读初三的黄某,有一位在武汉地质大学担任教授、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爱心爸爸”;现读初三的汪某,也有一位每逢端午、六一、中秋、元旦等重要节日都会来看望他的“爱心爸爸”;现读初一的高某,有一位在县电力局上班的“爱心妈妈”;现读小学五年级的丁某,有一位在超市上班的“爱心妈妈”;现读小学六年级的蔡某,有一位原在珠海,现在武汉工作的“爱心姐姐”……
“代理家长”“爱心爸妈”“爱心姐姐”除了对留守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感情上给予帮助和关爱外,还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这些孩子生活中面临的特殊困难,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带领孩子们走出小家庭,容入社会大家庭,切实缓解了“困境儿童”亲情缺失、生活失助、安全失保、学业失教等实际问题。
假日陪伴,“常规性”举办精神关爱活动
说到留守儿童,会有一些朋友第一反应想到了捐款、捐物。但现实是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是有区别的,留守儿童欠缺的不是物,而是精神关爱。要知道精神欠缺相比物质匮乏,显得尤为重要。有时候父母在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的时候谈得最多的学习成绩、是否听话或是安全健康等,但孩子们的“成长烦恼”几乎没有问及过。
2017年4月15日,崇阳牵手爱心社组织9名志愿者与来自新塘村的留守未成年人共17人来到通城一日游。在与通城的6名留守困境未成年人汇合后一起来到黄袍山白水岩红军烈士纪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2018年3月17日,崇阳牵手爱心社组织9名志愿者和5名成长伙伴,陪伴来自铜钟乡和石城镇的11名留守儿童到三特国际电影城看电影,让孩子们在电影中学会勇敢和坚强,增添正气和力量。
2018年暑假,崇阳牵手爱心社在石城镇黄龙村委会的邀请下,组织开展留守儿童暑假培训班活动。期间,为帮助黄龙村留守儿童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充实的暑假,崇阳牵手爱心社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支教团队走进黄龙村开展为期20天“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精准扶贫”爱心课堂支教活动,共同为黄龙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期陪伴、组织观看电影、户外拓展、学业辅导、安全教育、书法活动、传统文化、音乐赏析、动漫制作等培训或服务,深受黄龙村留守儿童喜爱和欢迎。参加此次活动的孩子覆盖黄龙村全村12个组,覆盖了年龄7到12岁的70余名留守儿童。
崇阳牵手爱心社积极挖掘聚合社会资源,与崇阳三特浪口温泉及少年宫达成共建合作协议。已启动崇阳周边市县户外拓展基地对结,组织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帮助困境儿童走出乡村,走进城市,开拓视野,激发内在自我成长。“伴飞成长”户外拓展项目活动的有益尝试,为今后社会共建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积累了成功经验。
崇阳牵手爱心社以“守望之家”活动中心为基地,不定期开展交流互动活动,按月为事实孤儿、困境儿童集中举办生日活动,使“困境儿童”真切感受到“守望之家”是困境儿童的第二个家,“爱心妈妈”们就是她们的“代理家长”。志愿者利用传统节日及星期假日组织困境儿童开展以关爱困境儿童“伴飞成长”项目系列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举办5次生日聚会集体包饺子活动,每次都会邀请10名不等困境儿童参与分享。在切实缓解“困境儿童”亲情缺失、生活失助、安全失保、学业失教等困难的同时,也给予“困境儿童”在生活、教育、亲情等方面的帮助和关爱。
假日陪伴,创建“伴飞成长”志愿服务品牌
为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切实解决基层面临的实际困难。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着公益事业缺少志愿服务组织,留守困境儿童缺少关爱等问题,崇阳爱心社2015年启动了农村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启动关爱困境儿童“伴飞成长”项目,切实缓解“困境儿童”亲情缺失、生活失助、安全失保、学业失教等困难,给予“困境儿童”在生活、教育、亲情等方面的帮助和关爱,力求改善困境儿童的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
成立“守望之家”活动中心。中心设置三区一室,图书阅览区:配备各类图书500-2000册;文体活动区:购置乒乓球台、棋类等体育活动设施;生活区:配置10到16个床位的寝室,在活动中心开展互动交流活动,统一配发生活用品。寒暑假期招募大学及本地艺术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开展书法、美术、音乐、英语、电脑等才艺培训指导活动;电子(亲情)阅览室:开通亲情电话,为留守困境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或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和视屏交流提供方便。正确指导困境儿童对网络的认识并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微博。现已建成并开展活动。
建立困境儿童台帐。通过走村入户实地走访,深入事实孤儿、留守困境儿童、残障儿童的家庭,收集他们的信息(信息主要包括照片、家庭情况、老师评语、志愿者感言、村委会或学校证明等)。由志愿者制定电子版的学生档案,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
开展“第二课堂”特色课程。围绕着困境儿童的生存环境和农村青少年实际需求,聚合社会力量为农村学校的学生举办“第二课堂”活动。牵手咸宁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崇阳职校志愿者,组织退休老师,结合成长阶段所需知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活动既有自然、人文、风光、游戏互动、美术、琴棋书画等课目,达到开拓眼界、增长见识的目的,同时还着重于体验性、参与感,通过城市探索、拓展活动、互动体验等内容,实现思维开拓、教育启迪的目标。
设立阳光励志奖学金。设立励志奖学金的初衷和目的,不仅仅是一种奖励,更是一种激励,也是对学生的期盼与鼓励,希望同学们能珍惜学习机会,立志成才,把感恩之情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能在同学之间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崇阳牵手爱心社自成立以来,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全力投身公益事业建设,为社会撑起一片爱心蓝天,获得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与认可。崇阳牵手爱心社志愿者负责人陈高永2015年11月被湖北省残联授予全省志愿助残“阳光使者”称号,2016年5月被咸宁市委宣传部授予“南鄂楷模”称号,2016年被县委宣传部授予“学雷锋标兵”;崇阳牵手爱心社假日不孤单—关爱“留守(困境)儿童”项目获得湖北省第三届志愿服务大赛三等奖;2017年7月,崇阳牵手爱心社被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志愿者协会授予“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2017年10月,被湖北省志愿者协会评为2016年度湖北省级“本禹志愿服务队”称号。(崇阳县民政局 王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