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崇阳民政网

崇阳县民政局密织一张“关爱网” 温暖千万“困境童”

上载日期:2021/3/15 11:40:35 来源:崇阳县民政局 字体: 放大字体 增加行距 缩小字体 减小行距 加入收藏 刷新网页 关闭窗口


密织一张“关爱网” 温暖千万“困境童”

 

近年来,崇阳县民政局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把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民生工程打造,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全力打造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崇阳模式。

一、创新组织领导机制,统筹关爱保护“一盘棋”

一是大员上阵抓示范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纳入政府工作计划,每年县政府专题召开全县妇女儿童工作、“三留守”联席等会议进行部署,在青山、铜钟两个乡镇办点示范,县级领导分别联系乡镇、村,县委书记亲自到所联系的坳上村专题调研留儿童关爱工作,由民政部门列出“工作清单”,项目化清单化推进。二是全员参与强合力。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各施其能、各尽其责。妇联、团委通过“双结双促”“爱心妈妈”等活动,对接武汉工程大学、江汉石油管理局团委等结对单位援助,在线上开展留守儿童游戏互动、知识讲座、心理疏导等活动;县检察院、司法局、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举办“法制教育进校园、进农村”活动,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企业、单位、部门和个人纷纷参与到关爱工作中来,全县社会关爱机制已经全面形成。

二、创新资源整合机制,联动关爱保护“一张网”

一是由点到面建立专项落实工作任务网络。2019年,我县抓住全省关爱留守儿童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机遇,整合资源,先后在铜钟乡大岭村等五个村建设“幸福之家”,在高枧乡义源村等39个村建设有儿童活动中心的农村日间照料中心,为我县留守儿童提供了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二是从内到外建立完善工作措施网络。2020年,我县推广创新试点经验,以点带面,在由内到外整合资源在全县新建26“幸福之家”,提档升级“儿童之家”37个;在社区开展试点,新建改造5个社区群众活动中心,配齐配全儿童服务活动设施设备,完善服务功能,创新管理机制,促成关爱保护工作一体系,为全县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

三、创新管理服务机制,打造关爱保护 “一平台”

一是打造精准信息平台。抓住2020“全国儿童福利信息动态管理精准化提升行动年”契机,对全县留守儿童开展了全面、细致的排查,掌握了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监护责任落实、生活照料、救助帮扶等基本信息,进一步摸清了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数量规模、分布区域、结构状况。全面推广应用“金民工程”建设全国儿童福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印发了规范统一的全县留守儿童实用手册,完善人员进出机制,强化动态管理,共更新录入留守儿童信息2860条,完善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做到一人一档,动态掌握不同对象的个性化需求,为留守儿童提供精准关爱服务。二是打造源头解困平台。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到2020年10月,我县工业园新开工企业36家,吸引回归创业人员2600人。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助力精准扶贫的政策优势,在各乡镇建立扶贫车间37个,为全县1700多人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通过有针对性举措,我县留守儿童从2016年的4850人下降到2020年的2869人,让留守儿童逐步回归家庭,从根本意义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四、创新队伍建设机制,推动关爱保护 “一条龙”

一是配强专业队伍。在全县12个乡镇配齐乡镇儿童督导员,在全县187个村和16个社区配备203个村儿童主任;结合中国扶贫基金会“童伴妈妈”项目,在白霓镇大市村等10个村聘请儿童妈妈10名,落实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力度,在华美达酒店、县民政局等地开展了4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培训会,累计受训700余人次。同时在全县招募42“三下乡”实习实训在读大学生和各级志愿组织共300多名,与634名贫困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二是推进社会联动。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关爱保护活动,通过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带动社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助力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2019年启动“爱满荆楚”试点项目,率先在2个试点村成立了社会工作服务室,派驻志愿者开展专业服务;2020年,在试点的经验基础上投入资金20万元,在天城镇5个社区开展“情系社区、相伴成长”关爱留守儿童服务项目,直接受益对象300人,间接受益对象1600人,推进儿童关爱保护常态化、专业化。

 

 

申明:本站新闻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崇阳县民政网 版权所有 | 联系电话:0715-3395103 传真:0715-3385090
联系地址:崇阳县天城镇桃溪大道4# | 邮政编码:437500
建议使用 IE 6.0 以上版本、1024×768 屏幕分辨率浏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