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共同缔造的积极性,怎样解决群众参与乡村治理途径狭窄问题,摆在新一届崇阳县委、县政府面前,为更好的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崇阳县结合创建湖北省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新推出积分榜、公示榜、光荣榜“三个榜单”,《崇阳县“三个榜单”操作指南》《崇阳县优化基层治理单元操作指南》等第一批9个体制机制创新文件以县“两办”名义印发到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以湾组为最小治理单元,以党建为引领,以工青妇群团组织为纽带,以村民小组为自治主体,带动村民参与乡村共建共治共享,走出了一条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新路径。
一.积分榜——一分付出,积累一份美好
推行积分榜,就是引导群众开展各类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达到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崇阳县港口乡小沙坪村上谢村湾共有39户149人,2022年全年开展积分兑换物资6000余元,2023年初至9月份已开展积分兑换物资4000余元。
这不,“大家请看,这是我的名字,上个月我们家的各类评比都在前列。”小沙坪村上谢村湾的村民谢灿明指着村湾议事堂前的积分栏说,由村委会隔一段时间更新的积分榜是村民们闲暇时最关注的一项内容。
图为小沙坪村上谢村湾村民谢灿明在查看自己在积分栏上的位次
“大家常常聚到这里来,在议事堂坐着谈事情,村民理事会把谈话的问题整理好,汇总解决。议事堂门前就是积分榜,分数排名一目了然。”谢灿明说,放置榜单的地方是自己家屋后的一块闲置土地,他把这块地捐献出来,是希望带动邻里参与家乡建设。如今自己出力被村里肯定,乡亲们一起投入其中,让他感到很有荣誉感和成就感。
图为小沙坪村上谢村湾的村湾议事堂
让榜单深入人心,一开始并不容易。小沙坪村村支书金时敏介绍,为了激励村民们参与共建,今年来,村委在村湾议事堂先后举办了10多场“夜话”活动。通过征求意见,上谢村湾探索制定了5大项52小项积分量化指标,指标范围小到卫生打扫,大到产业投资。
图为小沙坪村村民用于兑换奖品的“积分存折”
“村里去年投钱与村口的小超市合作,打造了一个积分兑换超市,村民们实施共建的日常行为记入积分后,可以定期去超市里兑换奖品。按照积分制定,1分就是1元。很多老人家说,积分兑换的大米已经够他们家吃一年。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道路、水渠都被自发打扫干净,住着越来越舒心。”金时敏说。
据了解,崇阳全县各村开展积分兑换,小的村一年开支2万余元,大的村一年也就是开支3万余元,钱不算多,基本上每个村都承受得起,也能够坚持下来。那些留守的老大爷、老大娘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就能得到积分,到积分超市能兑换一些日常用品,觉得发挥了余热,都非常高兴。
二.公示榜——一次公示,凝聚一次民心
推行公示榜,就是村级事务不管大小事,要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石城镇西庄村,一个位于崇阳县西部的“宝藏小乡村”。从这里开车,5分钟内可到县城、上高速,武深高速连接线贯穿全村。宽敞笔直的公路将村庄的一方小天地与外部世界紧密连接,路通了,心通了,发展的方向也通了。
近些年,西庄村凭借便捷的交通优势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项目,村里的旅游产业热了起来,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
村里有30户村民,因修路而让地拆房,大家无异议。村委会计划打造一个安置地,给村民们建新房,大家无异议。
但新家建成啥样?得公开讨论。
村党支部书记熊存志以湾组为单位,召集村民代表、拆迁户、村组组长开会,集中讨论安置地房屋的户型、风格、规模等实际问题。
“村里的所有事,都必须让老百姓知晓。让他们放心了,村里的事业才能得到支持。”
熊存志坚信,只有村民参与决策,看得见决策过程,预见到决策效果,才能拧成一股绳,向一处使劲儿。
最终,在关于安置地建设的会议上,房屋的效果图得到了80%参会村民的支持,通过表决的效果图立刻被张贴在了村里的公示榜上。
“关于安置地房屋的建设,村民们还有许多细节问题,比如房屋的高度、后期打地基采取何种方式?没有达成共识,所以这次不予公示。”
熊存志说,西庄村的传统,是有事必议,议完必示。线上,村里开通了多个社交平台账号;线下,分村湾、小组放置了3个“公示栏”。小到意见征集、日常会议,都请村民参与投票、建言献策。
一张公示榜,凝结着西庄村民们共同的智慧和目标。近年来,村庄一次又一次的蝶变,便是在这张榜单里萌芽、酝酿、生长。
图为石城镇西庄村公示栏
修亭子、建花园、建停车场、建文化广场,在推动示范点建设上,村民们积极建言献策,自发投工投劳、共同监工,一件件民生实事让村民的心连在了一起。
崇阳全县187个行政村都设立了村务公开栏,同时还向下延伸到各个湾组。据统计,全县共设立公示榜栏1329块,村里和湾组的大小事村民一目了然,从而密切了干群关系,推动了乡村治理共同缔造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光荣榜——一次善举,传递一次爱心
推行光荣榜,就是在群众中倡导正确的“荣辱观”和“荣誉感”,催生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在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随手一拍,就能获得一张“氛围感”十足的乡村风格大片。转角处、祠堂里、小路上,目光所及,一步一景。然而,仔细一瞅,便会看见村庄里更加亮眼的小细节——在石凳上、墙角边、栅栏处,隐藏着一张张“光荣榜”。
“庞江北让地”“庞席国捐献”“程中柱捐献”……光荣榜上,有村民们的名字,还有“共同缔造”的榜样。
“每一张光荣榜,都记载着村庄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段小故事。”白霓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大市村党支部书记程桔介绍,2022年10月,大市村提出为参与村湾共建的村民设立光荣榜。从让出、捐献闲置土地到建设用料的提供,村民每出一份力都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
大市村二组村民程中柱,是村里的红人。在村湾环境整治中,他主动将自家80余平米的老宅基地捐了出来。村里征求群众意见后,将这块地开发出来打造成休闲小游园。闲置的老宅基地变成村民们喜爱的休憩放松场地,程中柱也跟着高兴。“这块地放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处,捐出来让大家都可以休闲享受,它才真正发挥了价值!”
村民让地,立“碑”以志
漫步在大市村整洁的小路上,随时可以听到一个个温暖的小故事——村民的院墙挡住了进村湾的路,主动退让3米,腾出宽敞空间;村里打算建游园、步道,村民拆除鸡舍、杂物房,村委会提供帮助重新打造小菜园;村民们让出来的小空间经统一规划,变成舒适、整洁的小广场……村民们的每一个善举、每一份付出、每一寸退让,都被记载到光荣榜上,成为大市村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页页精彩的村史。
“设立光荣榜单,也是为了让村民们的付出被看见、被记住、被留下。”程桔说,通过光荣榜的引导激励作用,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被唤醒,一个个“旁观者”,自觉变成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缔造者”。
据了解,崇阳县对捐宅基地、让自留地的大都是以立“碑”立“牌”的形式给予表彰,对于捐钱捐物的大都是以光荣榜的形式在湾组显眼位置张贴以示表彰。
洪泉村庞家湾光荣榜
同时,崇阳以乡镇为单位在各村开展“最美”评选活动。如白霓镇开展了“霓善霓美·十个最美”评选表彰活动,沙坪镇、铜钟乡等乡镇都开展了“五个最美”评选表彰活动,对评上的家庭或个人除了在县电视台宣传外,乡镇还发了红头文件,张贴了光荣榜以示表彰。
崇阳县开展的光荣榜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向上向善发展,村民中你追我赶,人人争当先进、争当榜样的氛围非常浓厚。
崇阳县“三张榜单”,让真问题从群众中来,让实效果到群众中去。让群众发现身边的榜样,反过来又让榜样引领和带动身边群众,从而形成人人争做榜样的良好风尚,乡村里好人善事蔚然成风。积分榜,公示榜,光荣榜,榜榜有形;带头人,明白人,勤快人,人人有范。“三张榜单”的一笔一划,干部群众的身体力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崇阳大地普遍开花结果。